中国成品油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行业发展至今,主要面临国内供需失衡、市场化水平有待进步、炼化企业利润下滑这三大问题,从政府主管部门到从业者都在做出相应的改动。市场可能瞬息万变,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不确定要素,但趋向常常不会随便改动,这也是制定中远期规划最重要的参照。从将来5-10年看,成品油行业将有以下几大发展趋向。

一、行业主体多元化,民营资本权重增加,总产能先扩张后缩减

2018年投产,预示着中国新建一体化炼厂进入投产顶峰期,这段时期可持续至2023年左右,而总产能的紧缩可能会到来较缓慢。新投产炼厂中,民营炼厂占比最大,投产规模会超越落后产能淘汰规模,同时外资更普遍的进入生产领域,炼化行业主体愈加多元化,保管下来的炼厂竞争力更强。

二、供需近年内持续差别化走势,国内供需差拉大,出口需求愈加迫切

虽然新增炼能中已尽量压低成品油收率,但成品油产量仍有一定的增长,十四五期间,成品油产能新增与淘汰并行,市场供需压力也促使炼厂加快对产品构造的调整,成品油总产量可能逐渐见顶。与此同时,国内需求将先一步呈现下滑,供需差继续拉大,过量的供给首要思索经过出口缓解。但是2013年开始,中国成品油出口量连年增长,出口首要目的地新加坡,大量的出口已经明显压低了新加坡市场价格,而更大的出口市场尚未翻开,出口利润多数时间为负值,出口更大意义上是保证了国内的供需均衡和。将来即使更大幅度的增加出口配额,向民企放开出口,但亏损下民企出口有限。不过,有了出口这另一销路之后,一旦利润适宜,局部的低开工率炼厂就有可能进一步提负,在完成其成品油销售的同时增加化工原料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