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快速跳涨背后要谨慎

煤价大涨!

连日来,北方港口持续大幅上涨。根据丰矿的最新指导价,港口5500大卡的主流成交价格已达到570元/吨左右。然而,为何今年9月上旬煤价一反往年低迷常态,上演“报复性”上涨局面?在煤价快速跳涨背后,我们是否应有所担心?

笔者认为,虽然今年疫情对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目前,市场运行已基本步入正轨。与此同时,推动煤价上涨的基本逻辑和政策张力也正在以类似的方式回到我们的视野,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前市场、判断未来走势至关重要。

从近期市场整体运行来看,受煤矿安全检查、煤管票、综合治理工程等诸多因素影响,主产区供应继续偏紧,产区逐步走强。但下游电厂受高库存、水电、火电外送电等需求压力,加上长协煤的刚性采购,导致产地、港口市场分歧愈演愈烈,紧接着港口倒挂严重、大秦线一度脱轨,港口的优质资源开始短缺。随着8月份水泥、建材行业需求的零星波动和进口煤炭收紧信号的再次释放,点燃了下游终端提前补仓的旺盛需求。在这种连锁反应下,港口和产地的煤炭价格都上涨了!

因此不难发现,下游终端需求的延迟释放是推动煤价报复性上涨的核心因素,主产区煤炭供应持续偏紧是根本原因,而近期进口煤炭的紧缩信号是加快下游需求释放的直接因素,这也是今年市场与往年同期的关键区别。

笔者发现,虽然港口煤价继续大幅上涨,但与往年9月份的平淡行情相比,仍下降了10-15元/吨。同时,目前日均消费量远未达到同期70万吨的水平!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后续煤价上涨的顶部空间越来越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上涨,我们不禁担心,本轮煤价上涨并非完全由当前需求推动,更有可能的是,这是基于10月份进口煤炭趋紧的恐慌心理对冬季储备需求预期提前透支!